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推进电力工业供给侧改革,客观上要求改善供应方式,提高供给效率,增强系统运行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全面增强电源与用户双向互动,提升电网互济能力,实现集中和分布式供应并举,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协同,增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负荷侧响应水平,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成为必然选择。
曾获得“中国最佳能源互联网服务企业”荣誉的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软件),深耕电力行业逾三十年,为发电、电网、售电和用电的资源管理链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服务,不断催生出电力行业管理创效的升级版。
在电力智能化发展的春天里,让我们走进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软件,倾听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软件总裁黄笑华诠释智能和管理的奥妙!
“企业的管理升级是我们发展的机会”
中国电力报:从软件行业的视角来看,您如何看待电力信息化的发展?
黄笑华:电力信息化发展是不断推进的。过去,我们做系统实际上保证数字化全覆盖,数字化财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决策,那么数字化电站、数字化电网搞完了。现在,无论电厂、电网都要做综合性管理,发展到一定层面之后,对管理预测的要求是“全息”的、多样化的,这就考验你原来的数据能不能够支撑,所以最后所有的系统要做一个统一的系统。这样的形势下,原来所有的系统都被“干掉”,都变成一个统一的系统,这是一个大趋势,业内都认同这一趋势。
从技术潮流上来讲,现在讲能源互联网。过去传统上讲电力自动化,但是技术发展需要进一步延伸,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把技术智能化。一个是物联网,一个是大数据,我觉得这是下一步的技术热点,同时也是推动管理水平提高和技术进步的动力。我们是做管理软件的,客户有加强管理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中国电力报:下一步,软件行业在发电领域的发展机遇有哪些?
黄笑华:“十三五”期间,从国家节能减排来讲,要压煤、稳气、争风光。这些大的环保要求实际上对发电企业精细化管理提出更高的标准。比如说对负荷预测的要求要提高,如果没有整个对电网的负荷预测,控制能力、管理能力的提高是做不到的。这些对我们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软件来说是重大机遇。
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是什么呢?一个是对未来大数据负荷预测能力,包括新一轮电改形势下的,如广东电改要求发电企业预测出多少负荷,然后提供多少负荷,达不到负荷是会受罚的。这也是驱动大用户做精准的预测,这些对大数据的引入,对更精细化的管理的需要,尤其对发电、电网精细化成本管理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
以上这些方面,我觉得我们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软件是比较具有优势的。我们过去积淀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财务跟业务一体化能力等都可以带来重大机会。包括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软件的智能化设备,对于提高现场工作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全息电厂”的概念渐行渐近
中国电力报:“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能源等技术融合渗透,催生新技术,打造新业态”是《“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您如何看待发电领域信息化的发展?
黄笑华:从电力改革发展的进程来看,发电企业相比电网来说对于我们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软件今后市场的机会更大。现在有些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提出建立全业务模型。过去管燃料要建燃料系统,管财务要建财务系统,管生产要建生产系统,各个系统建起来之后发现他们是割裂的。要合起来,要做集成,但是又发现太复杂了,大家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不同,财务人员看的是钱,行政人员看的是实物,生产人员可能从温度等其他角度去看。实际上,应该把这些要素加在一起做一个系统来管,用一个模型来做,这叫做全业务模型。现在看似乎够了,但是社会在发展,明天或者后天我们就会发现其他要素,比如它的颜色也很重要,需要加进去。于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其实我们要的管理是“全息”模型。全息就是全部信息。
中国电力报:行业里面有提到“数字化电厂”的说法,怎样理解电厂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黄笑华:过去讲数字化电厂、数字化变电站、数字化大坝,10年前有人就用这个词。数字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新的理解叫智能化或者大数据。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把真实世界电厂的状态、数据采集起来,存在虚拟世界、数字化的世界里,这个数字化的世界有一个模型,和真实世界一一对应。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可以看到真实世界的情况,比如电厂里热机的状态,锅炉、燃料的消耗情况,机组的出力情况等,或者风电风机转子的状态,真实的世界什么样,它就什么样。可能之间的时间差只有几秒钟,或者是毫秒级,这就取决于采集速度和展现速度。
它要展示是不是有问题,这里就有很多的模型在后端进行监测,在计算。这里的数据是海量的,而且每时每刻数据在来,每时每刻都要计算,每时每刻你要展现,每时每刻你要监控,每时每刻再到后面你要决策,但是决策之前你要预测,好的预测都是经过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处理的。预测要依靠历史的内容。一个大数据系统,通常要有5年时间的数据累积,前3年的时间要建模,之后的用来学习,再拿一年的时间验证。这样就可以预测未来电网或者电力系统的情况。这可以叫虚拟电厂,用这个东西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预测电厂以后几个小时的情况等。
将管理软件应用到企业每个人
中国电力报:您如何看待企业管理伴随时间和环境变化的情况?
黄笑华:过去管理是做规范化的东西,但是现在工作环境发生变化了。比如,过去工作环境是格子间,现在更加强调人性化。过去把人当成螺丝钉,像电影《摩登时代》一样。过去ERP系统把人ERP化了,模块化了,你只干你这个环节的,所有的事情不能越雷池一步,很稳定,但是你干的事情很僵化。现在我们要考虑创造性,考虑人性,考虑劳动者自己的偏好。比如,他不喜欢灰突突的界面,喜欢充满活力的,而年纪大的又喜欢素雅的,等等,我们的管理软件应该满足这些需求。这样一来,根据每个使用者重新去设计软件,把你的工作场景做得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让每一个劳动者都愉悦。总之,围绕人来构建信息系统,讲人本主义,这是现在的大趋势,这是管理系统在桌面上的变化。
我们还应该达到儒家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去工作时不会去做那些不安全的事情,不安全的工作也不会让你去操作成功,你想扳开关,开关被锁上了,有权限的人才能打开,你碰过去就不会打开,那就不会不安全。这就需要把传感器延伸到生产现场。
中国电力报:我们的管理系统是如何不断升级换代顺应企业生产需要的?
黄笑华:经过这么多年的信息化实践,我们发现这里面有一些问题。这些年我们陪客户总部走基层,基层单位说管理系统就是给他们增加负担的。为什么呢?他们讲,因为你要的管理数据是上级部门需要的,而我们下级部门不需要,搜集任务落到基层单位上就是额外增加了工作量。在过去,生产系统按照工作票该工作就工作了,现在,工作过程中还要输入很多管理信息,这些管理信息不是我要的,是财务部需要的,是计划部需要的,是…部需要的,这些数据我都要输进去。在有些时候由于管理的要求造成生产上的事故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管理的需求实际上和生产的需求是并行的,实现方式也应该并行,互不影响。既然有管理需求,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延伸下去,不用通过生产系统了,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思路上的改变。管理系统真正从办公室延伸下去,技术手段也就改变了,像我们就有各种定制化的的移动设备,根据工作岗位、工作场景订做的移动设备,跟现场的传感器进行互动。可穿戴的也好,比如智能眼镜,报警时智能眼镜里提示你,这样就解放了你的双手,该干啥干啥。或者在你的头盔里做点什么东西,一走到哪里一叫就碰回来了。这些应该是未来智能电厂、智能工作现场的场景,是我们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延伸过去的东西。这些我觉得是值得想象的东西。我觉得未来的全息电厂就是这样的智能电厂。
下一步,在管理系统上,我们要做很多创新,包括智能化、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这些都是我们的技术方向。结合管理软件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就是做新一代的管理软件,这是我们的一个方向,结合技术的引入,让工作现场智能化,“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将管理软件应用到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