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为珠海申报低碳经济区奔走呼号的珠海市政协常委、广东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常常面对这样那样的疑问。
今年3月举行的“两会”之后,陈利浩为了不让自己《关于申办“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建议》“说完就完”,打北京114问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总机,再找到办公室,辗转找到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相约北京一见。
“你作为一个软件公司的董事长,为什么会关心低碳经济?”这是潘家华见面后最大的疑问。
“我是珠海市民,太爱珠海,希望珠海能走一条既保护环境、又创新发展的路,而低碳经济是最好的方式。”陈利浩回答。
仅仅二十多天后,陈利浩自费承担往返机票和住宿,潘家华率领中国社会科学院、气候组织(TheClimateGroup)、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英国驻华大使馆及广州总领馆一行8人赴珠海进行调研、考察、评估。潘家华这样对记者评价陈利浩:“这是一个十分热情和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战略层次很高,居然自己找到我们这样前沿的学术机构。”
即使打消了专家的疑虑,如同所有刚刚听闻的“新名词”一样,“低碳”在珠海依然让很多人感到“陌生”。
比较常见的疑问是:申办“低碳经济示范区”是否需要珠海付出很多额外的成本?是否会对现有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陈利浩回应,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可从城市、产业、机制三个层面来考虑。而在城市和现有产业层面,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坚持生态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决定》)的基本原则。把这些原则纳入到国际公认的低碳经济的体系下,进一步细化、丰富,就能使“低碳经济示范区”成为珠海的一张崭新的、切合国际投资热点的名片,从而在产业层面吸引国内外的技术、人才、产业和资金,逐步形成聚集效应。也将使珠海在不付出太多的额外成本的前提下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不亚于“经济特区”的机遇。
他一再强调的是,低碳经济示范区的产业内容符合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我市的产业方向,即“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软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旅游经济等本来就是低碳的;家电制造、临空产业、临港产业等都可以成为低碳模式的新能源利用、低能耗交通运输的示范;临港区的石化产业,是按照最严格的排放要求设计的,也可以成为低碳经济示范区内控制排放、保护环境的示范。在低碳经济示范区的模式下,无论是“香洲服务”品牌还是“西部制造”品牌,我市的主导产业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升级和发展。
还有一个疑问,总是让陈利浩显得有些激动,即:“低碳经济区,如何申办?”
“有路可寻,就不是敢为人先。”陈利浩说:“回顾改革开放之初,并不是由国家先明确‘试办经济特区’,而是由广东‘杀出一条血路’,主动向中央申请在汕头设立‘出口加工区’,最后由小平同志确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才有了特区的发展。”
陈利浩认为,目前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试点的呼声很高,而国家有关部门还未就低碳经济示范区的申办、受理作出具体规定。但是,正如《决定》所号召的:“珠海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必须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弘扬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上争当排头兵。”珠海敢为人先、主动申办“低碳经济示范区”,可以鲜明地展示珠海在创办生态文明新特区上的世界眼光和创新视角,可以抢占低碳经济的先机。